【资料图】
《 人民日报 》(2023年09月08日 第 18 版)
农村流通体系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,强化节点、打通堵点、补上断点,持续完善农村流通体系,让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
“四季有鲜果,天天有订单。”在湖北省秭归县的一家农产品电商公司里,运营经理郑语晴忙个不停。选果、清洗、包装,脐橙“坐”货车、搭飞机,走进千家万户。在秭归,一条条乡村道路、一辆辆物流货车、一座座田间冷库,织密了农村流通体系,电商物流达300余家,脐橙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近200亿元。
农村流通体系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,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、推动城乡融合、扩大国内消费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农村流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力,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逐渐健全,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,助力城乡市场衔接更紧密,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顺畅。
广袤乡村既是巨大消费市场,又是巨大要素市场。一头,乡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,农产品供给更丰富。另一头,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,“鲜果才下枝头、就上餐桌”成为消费日常。畅通供与需、连结城与乡,对建设农村现代物流体系提出更为迫切的要求。近日,中央财办等九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提出,到2025年,基本建成设施完善、集约共享、安全高效、双向顺畅的农村现代商贸网络、物流网络、产地冷链网络。应当看到的是,当前农村流通发展仍面临流通设施不足、城乡商品要素流动不畅等问题。因此要瞄准短板弱项,强化节点、打通堵点、补上断点,持续完善农村流通体系,让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。
建设农村流通体系是一项复杂工程,要坚持系统思维,统筹推进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,既需要提升农村公路“建管养运”水平、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,也要下足绣花功夫,改造升级超市、商贸中心、传统集市等商业设施。在打通流通环节上,聚焦采购、仓储、分拣、运输、配送等短板,因地制宜,优化村级物流站点布局建设。此外,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运用新技术,开展流通设施数字化改造,发展农村电商,让手机成为新农具、数据成为新农资。
建设农村流通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,精准发力。比如,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是突出短板。相关地区和部门应立足实际,分类施策。对产业发展基础好、经营主体意愿强烈的,鼓励建设冷库等田间“冰箱”,实现错峰销售;在县域关键节点,推动建设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,提升分级分拣、市场集散能力;对鲜活农产品大县,应集中资源力量,整县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,助力产业升级。建设农村流通体系离不开土地、人才、资金等要素支撑,相关地区和部门要优化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,培育龙头企业、鼓励返乡创业,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。
尽力而为,量力而行,久久为功,推动农村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,就一定能为畅通国内大循环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。
关键词: